您好,欢迎光临WEO.la! 请登录
数汇金融

全球焦点 | 高盛:央行持续“入金”,黄金明年或冲4000

近日,高盛Lina Thomas所带领的贵金属团队维持其对2026年中期金价达到4000美元/盎司的目标预测,指出央行购金需求的结构性提升及ETF资金流入将继续成为金价上行的关键动力。

图片

8月26日以来,黄金价格累计上涨6%,成功突破此前数月维持在3200至3450美元/盎司的震荡区间,目前交投于3650美元/盎司左右。Lina Thomas表示,本轮涨势主要受到交易所交易基金(ETF)持仓增加、投机性头寸增强,以及市场预期央行购金需求将在夏季淡季后重新加速的共同推动。

该行预计,央行购金需求有望延续三年,核心原因在于新兴市场央行的黄金配置比例仍大幅低于发达市场。

金价突破盘整,三大买家入场

据高盛分析,近期黄金的上攻主的背后是三大买家正在入场。即:ETF增持(对近期6%的涨幅贡献约1.5个百分点);投机性头寸增强(贡献了约1.2个百分点);央行需求在夏季淡季后可能出现的再加速。

图片

今年7月,全球央行和机构在伦敦场外市场的黄金需求为48吨,低于高盛2025年月均80吨的预测。这符合季节性规律:央行购买通常在夏季放缓,并从9月开始重新加速。

基于此,高盛维持其在2026年中期金价达到4000美元/盎司的预测。报告认为,美联储的宽松政策预期以及美国未来12个月30%的衰退风险,将共同支撑ETF的资金流入。

然而,需要注意的是,近期投机性多头头寸的增加也带来了战术性回调的风险,因为这类头寸往往具有均值回归的特性。

央行购金将维持三年

高盛将2022年以来全球央行购金速度增长近五倍的现象视为一种“结构性转变”,并预计这一趋势将再持续三年。其背后的逻辑是,新兴市场央行正积极推动储备资产多元化,而其黄金储备占比仍远低于发达市场。

图片

报告以中国为例指出,作为最大的黄金买家之一,中国官方黄金储备约占其总储备的8%,远低于美国、德国等约70%的水平,也低于约20%的全球平均水平。高盛分析,如果中国以20%为中期目标,并维持近期每月约40吨的购买速度,大约需要三年时间才能达成。例如,俄罗斯在2014年至2020年间,已将其黄金储备份额从8%提高到20%。

这一观点也得到了世界黄金协会(WGC)最新调查的支持:95%的受访央行预期全球黄金持有量将在未来12个月增加,高于2024年的81%,没有央行预期减少。43%的央行计划增加自身黄金持仓,这是2018年调查开始以来的最高比例,较2024年的29%大幅上升,且没有央行计划减少持仓。

(特别提示:以上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,不构成任何操作或投资建议。资料来源为官方网站或网络平台。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)


评论

请先 登录